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自拍晒照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【方志于都】于都第一亭

    信息发布者:肖建荣
    2019-08-14 20:04:07   转载
    在于都县利村乡与禾丰镇交界的一座高山上,在绿树掩映之中,至今仍有一间带点野味的茶亭,被誉为“于都第一亭”。
    以前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公路,人们出行主要靠步行,条件好的可以骑驴跨马,有水路的地方可以坐船。所以,以前禾丰、铁山垅、靖石、盘古山等地的人们前往县城有两条大路:想安逸、不怕远的走水阁口,跟水出;腿脚好、想快点的走赤珠嵊,翻山出。

    现在,水阁口在禾丰的西边,众所周知,但是,赤珠嵊在禾丰的西北,鲜有人知。取道西北需要翻越一个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坳。坳上有一间茶亭,站在茶亭向西北一望,于都县城就在眼前了。

    于都东南一角几个乡镇的人去县城会走这路,在山坳歇脚的人很多,所以茶亭盖得很高大。再加上海拔高,所以这间茶亭在于都堪称“第一”。
    山下的禾丰镇陂角村有个赤珠嵊圩,起于清乾隆年间,历史悠久。民国时候有中药店、布店、豆腐店、酿酒店,传统圩日逢农历二、五、八,赶圩人多为下堡陂角、大湾、尧口、大龙四个村的村民,也有少数山旮旯里的利村人。古人会在这条古驿道上的这个古圩购物、休憩、等人。

    以前,这里不仅山高,还林密,偶有强人出没,劫财掠色,所以路过这里既有累,还有险,须结伴过坳。这又给“于都第一亭”蒙上了一层惊险而神秘的色彩,真是“第一”!

    茶亭原名慈阁亭,现叫慈果亭。贴着亭有一庵,叫慈果庵。慈果庵就在这绿树掩映之中。庵门有副对联:五百岁运转乾坤福临人间,十方德行修慈果慧登天堂。上下联好像调了。
    慈果庵始建于明万历八年(1580年),屡屡继修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刘朝辉、曾升龙、钟良贵等为首募捐重修。2000年李克明、谢玉明等发起,修建了斋堂、僧舍。2006年对庵宇进行加固和装修,钢混固顶,饰以琉璃。现庵宇一展新容,有佛殿一栋梵室数间。殿内供奉三宝诸佛菩萨。
    慈果岭自古为邑南雄关,通衢驿路。古时岭上开有旅店、商铺,亦有居户。传说慈果庵由刘守梅创建。刘守梅,字厚峰,为当地刘氏二十六世祖,生于明嘉靖九年庚寅(1530年),刘守梅之女出嫁后,暗窃地契与夫家,翌年秋收,父女争收地租,闹至县衙,父输不服,誓言:永不育女。凡生之女皆被溺死。后悔悟,方为女建庵,以示慈心,故名慈果庵。

    清同治末年,县令王颖登临慈果庵,留诗一首《题慈果岽寺壁》:

    冲云觅路转千盘,逐步攀登逐渐难;
    百丈阴崖纷合沓,一龛古佛坐高寒。
    近天自觉星辰大,放眼方知世界宽;
    北望乡关隔云树,欲归未得且凭栏。
    古茶亭为庵寺的门廊,庵门就在亭内。路人舍点小钱,烧香拜神,极其方便。当然,转身五步见菩萨,抬头三尺有神灵,对于教化人心,让人弃恶扬善也很方便。进了茶亭遇庙门,慈悲为怀结正果,兹为“慈果”!

    下了山坳是一个叫田塅里的小村子,姓邱,已没几户人家。这里以前出坑有两个方向:正西,去里仁,20里;西北,去县城,30里。路就这样,看起来近,走起来爬山涉水,绕来绕去,远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